国宝级工匠[快穿]_国宝级工匠[快穿] 第12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国宝级工匠[快穿] 第123节 (第1/6页)

    思来想去,得出的结论是,很难。

    沈声默也不是瞎想得出的结论,而是有事实,有依据得出的结果。

    首先,从理论的角度来说。

    一样事物,要想普及,要想大众化,首先必须得满足一个条件,那就是降低门槛,无门槛,做到老少咸宜,让人理解上手,一点难度都没有。

    只要这样,才是它发展立足的温床。

    这个前提一旦没有,那么不管想怎么搞,都很难。

    戏曲不满足这个条件。

    培养一个旦角,要多么废功夫,这就不说了,不练上个十年八年都上不了台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对于戏曲演员本身要求也很高,还要考验团队的配合和默契程度。

    如果一出戏只有主角能打,能看,那叫独角戏。独角戏那自然是没什么好看的,观众要看的是大戏,这边要求其他的龙套演员也不能拉胯。

    至少,也要有几分本事才能上场唱戏。

    这一点就劝退了很多学戏的人。

    加上戏曲的唱本,一般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,帝王将相的故事,不接地气,不接生活。咿咿呀呀的唱词也不够大白话,远没有电影来得贴近生活,所以这又一次提高了观众理解的门槛。

    这条要想解决,倒也简单得很,能完成戏曲新编就行了。

    可今时今日,以沈声默的名气,她要想唱戏,名气还成。要想动前人的戏本子,话语权还不够。而且外部的环境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,非得要新编戏才能活得下去的地步。

    所以戏曲新编,沈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