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209、以人为本,天下为公 (第3/4页)
源之讨论文明的未来,张执象与嘉靖同样在聊这些。 他们在扬州只待了一天,便乘船继续南下,前往应天祭拜太祖,路途上,嘉靖与张执象交心,说了他在淮安领悟的那些。 没有辜负嘉靖的期待,张执象并不拘泥于制度。 “我们这个时代,是在大明嘉靖年间的基础上去谋求未来的,跟后世的发展路线是不同的,我们必须考虑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。” “因地制宜的去变法。” “自秦以来的官僚帝制,皇帝与门阀的斗争,皇帝与士绅的斗争,这些斗争的核心在于——皇权不下乡。” “因为一旦皇权下乡,皇帝与百姓直接对接,就不再需要中间的阶层了。” “门阀、士绅,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。” “所以,中华数千年的历史,其实就是一部乡村史,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,而我认为,治一国实则为治一村。” “我们这个文明,上承于天,自天文发端,下承于地,离不开乡土。” “乡村是文明的根。” “我们的变法,最重要的部分,也应当是乡村。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后世那套工业化的道路去走。” “后世有个叫梁漱溟的学者说过。” “外力破坏乡村,尚属有限,我们感受外界刺激而起的反应,学着外面的方式来搞工业化,于是乎自动破坏乡村,殆十倍之不止。” “整个华夏现代史,就是一部乡村破坏史。” “工业化的本质,是文明的重心偏向了外算学,这与我们文明自诞生以来,以内算为宗旨的道路是相悖的。” “儒释道三教,两千多年的发展和耕耘,都是在人身上。” “我们如今的社会,是以人心和道德构建的。” “当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