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现:韩少功的读史笔记_第23章 重说南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3章 重说南洋 (第1/3页)

    海南岛在汉代已设置郡县,并入了中央帝国的版图,但仍是“天高皇帝远”,与中原的关系处于若即若离和时密时疏的状态,于是才有南北朝冼夫人率一千多黎峒归顺朝廷的故事。没有疏离,何来归顺?

    北宋以后,在蒙古、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板块的挤压之下,华夏文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,帝国对海南的控制和渗透渐次加强。特别是从明朝开始的大批移民,沿东南沿海推进,渡过琼州海峡,汉人群落在海南形成了主导地位。“闽南语系”覆盖闽南、台湾、潮汕以及海南,给这一次移民留下了明显的历史遗痕。丘浚、海瑞等一批儒臣,后来都在闽南语的氛围里得以成长。

    至此,海南最终完成了对华夏的融入,成为了中原文化十分重要的向南延伸。但观察海南,仅仅指出这一点并不够。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缘区位,海南与东南亚相邻与相望,与南洋文化迎头相撞,同样伏有南洋文化的血脉。所谓“南洋”,就大体而言,“南”者,华夏之南也,意指岭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的广阔地域,其主体部分又可名之为“泛印度支那”,即印度与支那a,中国的混合。源自南亚的伊斯兰教与源自东亚的儒学在这里交集并存,而深眼窝与高颧骨等诸多马来亚人种的脸型,则是印度人与中国人混血的产物。至于“洋”,海洋也,从海路传入的欧洲文化也,在中国人的现代词汇里特指十六世纪以后的西风东渐,既包括荷兰、西班牙、葡萄牙等第一批海洋帝国的文化输入,也包括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第二批海洋帝国的文化输入。“洋火”、“洋油”、“洋葱”、“洋灰水泥”等等,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留下的各种新词,很早就被南洋居民们习用。

    从中原来到海南的人们,会常常发现岛上风物土中寓“洋”。街市上的骑楼,有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