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50再造中华_第167章 伍崇曜召集茶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7章 伍崇曜召集茶商 (第2/5页)

华。

    伍元华出身于行商家庭,从小耳濡目染行商事迹,也是个经营奇才。但那时已是鸦片战争前夜,广州洋人与官府矛盾重重。

    伍元华是十三行首,年纪轻轻,却要代官府监管洋商。国人日益沉迷鸦片,清廷“驰禁”之争愈演愈烈。千钧的重担压在伍元华身上,不是他这个年轻人能承担的。

    1831年,伍元华接受英国人委托,上书广东巡抚,请求允许英国商馆在珠江边上建设一处码头。

    时任巡抚勃然大怒,把伍元华抓入大狱,威胁要处死伍元华。伍秉鉴奔走哀号,大肆贿赂粤海关监督,才救回了伍元华。

    两年后,伍元华郁郁而终。

    伍秉鉴只得从北京召回伍崇曜,让他担任“浩官”。伍崇曜成为伍氏第四代掌门人,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。

    伍崇曜才能不如伍元华,但在伍秉鉴的帮助下,逐渐坐稳了十三行首。他还有个女儿,名叫伍菡,虽是女流,却颇有见识。伍崇曜遇有大事,往往先征询伍菡的意见。

    根据当时外国人的记载,伍崇曜早已没了伍秉鉴的风采。他凡事小心翼翼,“在最小的官吏面前瑟瑟发抖”,“目光从来不敢高过大官衣服的第九粒扣子”。

    洋人的记载无疑存在夸张的成分,却把首富的卑微、官府的蛮横描绘得绘声绘色。

   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,作为华夏第一首富,伍氏家族也深受打击。

    伍崇曜夹在洋人和官府中间,自然要倒向官府。他捐了很多钱资助清军,譬如广州城防最重要的虎门炮台,伍氏一下子就捐银八万六千两。

    但清军最终战败。清廷缺少抚夷之才,便让伍崇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