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十五章:内阁雏形 (第4/4页)
括中央的国子学,地方上的府学、州学、县学、宗学、社学等。 朱元璋推行的义务教育之制,犹如後世的九年义务教育,而且那些被选入国子监的优秀学子,朝廷不仅会提供食宿,其中优异者更有极大的可能被提拔做官。 此义务教育,开历史之先河,可谓是功在当下,利在千秋! 这一切看起来相当美好,但朝廷所办的学校校规十分严格,轻的捱打T罚,重的革除学籍,严重的发配充军,读书人在里面上学,必须慎之又慎。 总之,真正支持朱元璋这套义务教育的官员与百姓并不多,如果不是为了做官,恐怕极少会有人去入学读书。 所以,历史上大明立国近百年後,这些徒具形式的教育系统逐渐崩坏,最後民间书院崛起,以至於形成明朝後期的党争败国之局面。 朱高煦深知明初义务教育的漏洞,这几年与朱元璋隐晦含蓄的提过多次,而今朱元璋愿意革新科举,乃是其想通了其中关节。 当然,现场众臣包括两位当值的内阁顾问在内,仍有个别聪慧之辈,b如解缙、夏原吉等人,认为朱元璋提出革新科举的真正目的,绝对不只是完善培养人才的制度那麽简单,一定还有着其他的谋划。 至於究竟是何目的,他们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。 别说他们想不明白,就连朱元璋与朱棣当时都没有想到革新科举,除了能够为朝廷培养大量的各类人才之外,还能实现另外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! 那便是将文人的身份从官员身上强制剥离,学术的归学术,政治的归政治! PS:求推荐票!老铁们可以多发章节说,开开玩笑啥的都行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